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一直被很多人认可和推崇,可是性格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格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人格猥琐的人,性格中的坚韧和耿直就很难见到,说到这些,我不禁想到了一直非常钦佩的朱镕基总理。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个性格耿直的学者,政府首脑,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导师。他身上知识分子的书卷气,他对阅读的执着,他对生活的热爱,都让我敬佩不已,非常渴望能够多了解他一些,在他渊博的知识和气度中满足心灵的渴望。
其实更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的是他做人、做官的信条。他坚守:“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则明代官箴每次阅读,都心生敬佩,悟得越深,理解的越透,对朱镕基总理的敬仰就越虔诚,对他能够在新时期的中国坚守一个为官者的清廉感觉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也由他的身上看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真的,特别从他回答记者问的场面看到的就是一个雷厉风行、有着为民请愿的霸气的官员,同时又是承载着很多中国人希望清官之代表。
还记着听他说过:我要治理中国的腐败,为此准备了一百口棺材,其中就有一口是为我自己准备的。从他坚定的信念,视死如归的决心中,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正义凛然的浩浩雄心。感到不管结果如何,这份决心,就是人民的希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为官者最起码的操守,可是有多少高官想的就是自己乌纱帽,要的只是数字政绩,在那些没有任何诚信、任何热情的数字中向上攀爬,爬的越高,离人民越远,最后就偏离了人民的轨道,成为历史的罪人,只不过有的人得到了法律的惩罚,而有些人留待历史的批判。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走在人群里,看到了冷漠,看到了虚假,看到了那些没有道德支撑的行为,内心的茫然可想而知,有时也挣扎过,可是慢慢的就被同化了,漠然了。不过这时,内心感受到的是对生命的轻视,对时间的浪费,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人生能够有几回搏,可是我们却在慢慢的消失自我,怎能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呢?当虚荣得到满足,当权利得到施展,我们却更想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更想去感动和感激那些在茫茫人海中、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还能坚守自己内心的人,是他们的存在给我们身边保留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所以,人生无论何时都要坚守一些什么,那时才会有内心的平适。
评论